這學期即將進入尾聲,於是,這一篇我將呈現我的心得,作為我個人部份的結束。字密密麻麻的,圖只有一張,還請各位看倌多包涵了!
其實當初選擇參與「全球在地化專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單純的想嘗試「特別的通識課」,於是便自告奮勇的成為「黃埔第一旗了」(笑)。
開始上課之後,便發現到訪談的問題:由於我是日間部的學生,但是公家機關上班的時間也等於是我上課的時間,所以時間的部分比較難調整。
最一開始我擔心的是時間問題,然而,在一直無法約到大使的情況下,當楊老師說「只要是在台灣的甘比亞人,都可以成為你們全球在地化的老師」時,我便鬆了一口氣。
因為我們找到了北科大甘比亞專班的學生,雖然我與他們並不同校,也不同班,但同樣是學生,大家假日的時間也比較好調整。
最初與Ebrima的見面,還蠻匆忙的,那是星期一上午(Ebrima的空堂),只訪談了一個小時半。而後,在假日,我約到了Zoe助教,同樣是台灣人的我們,在語言溝通上是沒有障礙的,我也從她那裡得知了許多甘比亞同學在台灣的生活情形───畢竟Zoe是甘比亞同學的生活輔導老師,是比較貼近他們在台灣的生活的。
那天與Zoe的訪談,她提供了我兩位甘比亞同學的聯絡方式,這也是我與Sainey訪談的出發點。約到Sainey之後,我還很擔心語言的問題,因為甘比亞人的英文口音很重,所以對於英文聽力不是很好的我,是一個挑戰。不過訪談過程中我們比手畫腳的,倒也懂得八九分。這時才發現,其實很多時候,語言溝通可以是問題,也可以不是問題。
常常,我們彼此之間所說的是我們所習慣的語言:中文,卻還是會有誤會,還是會有難以溝通的情況;而英文對我來說是第二語言,我的英文也不是很好,但在和Sainey溝通時,不需透過我們彼此的「第一語言」,我就能感受到Sainey的真誠───他的熱心。
他幫了我很大的忙,還為了告訴我甘比亞的歷史與文化,而特地先作筆記呢!光是這點就讓我感動很久了。同時也讓我學到,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除了自己親身去感受之外,光是網路上的資料、教科書上的資料是不夠的,聽當地人口述也是很重要的。而偏偏就那麼巧,我很喜歡歷史,而Sainey在訪談時卻不是和我介紹甘比亞的旅遊景點,而是介紹甘比亞的歷史。我想這一切都是緣分吧。
如果沒有參與這門課程,我也不會認識遠在非洲的甘比亞人,我越來越能體會到Zoe訪談時對我說的一句話:「妳仔細想想,畢生能與甘比亞人接觸幾次?」真的,這一切都是緣分,如果有機會,也希望能到甘比亞走走。
經過了幾次的訪談,我想「甘比亞」這三個字,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吧!其實我所學到的,不只是於甘比亞的歷史文化、甘比亞同學在台灣的生活,而是徹頭徹尾的「跨文化溝通」,一個是台灣文化,一個是甘比亞文化,然而在訪談的時候,能耐心的彼此「溝通」,我覺得,這是老師所希望我們學到的最重要的「課程」吧!之後,我希望有機會能再與北科大甘比亞專班的學生交流,手中捧著溫暖的咖啡,在北科大對面的伯朗咖啡館,坐下來聊聊天,也挺愉快的呀!(笑)
最後,除了要感謝老師在面試後給了我機會參與這門課程,除了感謝接受訪談的Ebrima、Zoe、Sainey之外……
我要特別感謝一直給予我支持及鼓勵的朋友,當時系上活動以及作業很多,加上通識課的外出訪談,那時我是有些疲憊的。但是朋友們不斷給予我鼓勵,也幫我宣傳這個部落格,那陣子也接到了許多關懷的留言及簡訊,讓我非常感動呢!即使大家很忙,難以抽身陪我一起參與訪談,但你們的體貼,我都能感受到,謝謝你們。來一個大擁抱(抱)。
放上甘比亞河畔的照片,以作為本篇心得的結束,感謝Ebrima提供照片(笑)。
(這是一個渡假村河濱風景:Kombo Beach Hotel,很漂亮吧?(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