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國合會訪談-駐甘比亞技術團 一篇中提到的 甘比亞稻作五年倍產計畫 外,2009年第二季還有 蔬菜及雜糧作物生產改進及推廣計畫與吳郭魚養殖計畫。
圖片為 Ling 與李志仁先生合照
園藝推廣計畫「蔬菜及雜糧作物生產改進及推廣計畫」
這個計畫在甘比亞的規模不大,因為以園藝來講以單位面積所需投入的人力事實上比農藝還高,也比其它雜糧作物或糧食作物高。因為糧食作物屬於比較「粗放」型作物,意即不用每一顆去照顧,所以糧食作物可以從一顆作物預知這個農地的潛藏問題。
而園藝作物屬於精緻管理作物,相對來說一公頃(100公尺x100公尺)園藝作物的栽培就必須400個工人(根據行政院農委會人力成本分析)。因為園藝作物要翻地、作溪、立支柱、除草、噴葯、田間管理、除花、除果、採收…等許多工作。因此在台灣無法派遣這麼多人力至當地操作這個計畫的情形下。因此我們主要採取輔導協助當地或技術推廣園藝。
例如我們2008年蔬菜及雜糧作物生產改進及推廣計畫目標之一即為:推廣、輔導蔬菜農場各類蔬菜栽培65公頃。
推廣此計畫原因是因為當地也需要很多洋蔥,所以這計畫針對這需求技術團計畫在當地Sapu團部稻作作完一期後下一期嘗試作洋蔥大面積栽培10公頃,因為在稻作之後作蔬菜洋蔥的栽培不致於使農地在這段時間荒廢,而收成作物除提供當地所需也可使農民的收益提高。但這計畫因遷涉到人力的考量而尚在嘗試階段。
這計畫其實有另一個主要目的,以這計畫目標之一的「推廣、輔導大豆及毛豆大面積栽培20公頃」來說,這一計畫目標是希望當一期稻作之後下一期作物「輪作」讓農民不會說這一期只有稻子收成,而下一期則發生毫無收成的情況。而「輪作」用意也可提供土壤休息並改變土質酸鹼性的方式。因毛豆和大豆這種豆科植物的固氮是屬於葉肥可使葉子長得綠且壯。
甘比亞水產養殖發展前導計劃
技術團在甘比亞的水產養殖發展計劃執行期限仍不長。約在最近幾年,因為甘比亞政府希望我們能協助發展當地水產養殖發展計劃,並配合當地技術人員,所以目前仍在訓練當地人員的階段。因為當地養魚的技術人員不夠,所以國合會這邊仍需多花一段時間訓練當地人員。
甘比亞相對其它內陸國家來說,當地海水產類屬於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來源其實是足夠。因此根據適地適作的原理,我們以不去破壞當地原生品種為原則去對當地做一些原生魚類品種上的改良。
對台灣來講吳郭魚是一個外來的物種,這個物種當初一進品時對台灣曾造成衝擊。但因它成長速度很快,以商業角度來說養殖漁民只要餵養吳郭魚飼料它就會長得很快,意即吳郭魚收穫期短,所以對養吳郭魚的人來說,會認為吳郭魚是很好的魚種。因為飼料給得少成本投入就少,因此台灣當初就對吳郭魚進行品種改良,而之所以台灣稱為吳郭魚是因為後來是由一個姓吳的與一個姓郭的作出來的破究而稱為「吳郭魚」。
台灣的吳郭魚發展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案例,我們對很多國家的援助包括甘比亞都會做一個評估是否可在當地發展吳郭魚以幫助當地國做漁業的發展的考量。但並非所有國家都能接受台灣用新的物種去取代當地的原生物種的生態環境。如果會影響造成當地生態的衝擊,我們就不會考慮在當地發展類似的技術。
以97年「甘比亞水產養殖發展前導計畫」來說,我們即用當地原生種的吳郭魚種做改良,以求不影響當地的環境。而這也是當地官員要求的,因為他們擔心台灣引進的吳郭魚種造成當地生態衝擊可能會對當地海產生態形成一場浩劫。因為吳郭魚生長要吃很多東西,即使河川污染對吳郭魚來說仍可活得很好而不會死,但若吳郭魚因搶了其它魚的食物來源會造成其它魚種的死亡是會導致生態環境食物鏈的浩劫的。
技術團在當地所遭遇的困境
技術團在甘比亞當地教導當地農民時也面臨了一些困境。首先以長期農業發展眼光來說,甘比亞當地配合人員與技術人員的技術是需要再提升,且當地配合技術人員的數量方面的不足與參與不積極的情形也常常造成技術團在推廣上的困難。
另外就是雙方認知方面的差異。在技術團輔導同時,對方技術人員在農業園藝的專業與接受度方面有時會因差異而無法相互配合。
第三是在人事行政組織方面的問題。例如當技術團在當地不定時會辦一些技術訓練講習會。但這一類觀摩會在做技術推廣並希望當地人民與官員的參與時會碰到他們的推廣官員以沒空的藉口做推托。
最後則是語言的問題,技術團的前往最主要目的是教導當地農民,但有些當地農民只講方言並不會講英文而和技術團溝通造成了問題。為了語言問題,技術團成員做了一個折頁型式的技術栽培手冊,上面以圖說搭用天數告訴農民哪天需播種、噴農葯與除草、插秧…等。但這一折頁型式的手冊因為是技術團其中成員為甘比亞農民設計的,並非公開的資訊,所以不方便在 BLOG做公開張貼。Ling會在課堂上show給大家看。若有人想看可以在部落格回應中告訴我,我會私下拿給您們看。
訪談後,對技術團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
尤其台灣的農業除了是孕育我們國家發展的基礎
在國際上也是屬於讓我們可以非常值得驕傲的技術
心裡很感謝技術團成員為了我們的外交這麼辛苦努力
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採訪到技術團的成員。
這次的國合會訪談內容在此結束了,謝謝大家耐心的看到這裡
李先生訪談後很熱心提供了其它許多資訊作參考,Ling會找機會整理並 po 上來
Ling
在此順便為國合會技術團的新書打個廣告
留言列表